復華事工2025 三月通訊
親愛的復華朋友,
「清心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馬太福音5:8:
宋尚節(1901-1944),被譽為「中國的約翰·衛斯理」,是中國著名的基督教佈道家。他以真誠和熱情的佈道風格聞名於世,並在中國各地傳播福音,影響了無數信徒。正如王明道所評價的:「宋先生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的真誠,因為他真誠,所以他能被主所大用。」
而大家所熟識的包德寧牧師,是一位謙卑柔和的牧者。他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偉大的稱譽,但他對中國人的真誠,為所有認識他的人所共知。他同樣影響了無數信徒,無論是海外肢體、中國信徒還是世界華人。為此,我們特別為他臨近80歲大壽的時候做了一個專訪,與大家分享他的故事和見證。
為主獻上 背起十架 --- 包德寧牧師專訪

今年是包德寧牧師的80大壽,我們有幸訪問這位愛主又深愛中國的牧者。包牧師的熱情感染了我們,他介紹了他的工作,並帶我們參觀他的珍藏圖書。那些被翻爛並寫滿筆記的聖經,還有許多中文字典,都讓我們深感敬佩。

包牧師說,作為一個宣教士,最重要的是融入並了解當地文化,學習當地語言。他來到香港後,便努力融入當地生活。他以《約翰福音》為學習中文的起點,每年讀一遍聖經。平時,坐巴士時他會學習站名,街上的招牌、食店的餐單他都不放過,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。一年後,他已經能看中文報紙和小說。此外,他還在中文大學學習中文會話,3個月讀完了中文大學的基礎粵語課程,7個月後便開始用當地語言講道。


在訪問期間,我問包牧師在內地傳福音最深刻的經歷是什麼,他說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。在內地,我可以教導很多聖經知識,讓人認識聖靈,但當地的弟兄姊妹卻教導我如何背起十字架,謙卑地跟隨神,熱切地禱告。」
他提到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。很多年前,他在一個農村教會聚會期間,一位失蹤3年的弟兄突然出現。原來那位弟兄因福音緣故被抓走,剛被放出來。弟兄分享了他被打、挨凍、挨餓,甚至遭受不人道對待的經歷,受了很多苦。弟兄姊妹聽後都哭了。包牧師以為大家是為弟兄受的苦感到心痛,但後來聽到一位姊妹的禱告,才知她多年來一直希望能為主受苦,結果這愛與福氣落到這位弟兄身上,可以背起主的十架得到這賞賜實在令人很羨慕,為什麼她還未能享受這福氣。

這種看法令包牧師深受震撼,作為基督徒,許多人最渴望的當然是親近主,蒙恩蒙福,但國內的弟兄姊妹卻視為主受苦為最大的福氣。包牧師因此覺得,到國內傳福音反而是從弟兄姊妹身上學到很多。
包牧師認為,作為一個宣教士,到異國宣教其實有很大優勢,因為當地人對一個能說他們語言、了解他們文化的外國人特別感興趣,更容易接受福音。但牧養工作應由當地人負責,宣教士的工作是開荒,待教會建立後再去其他地方繼續開荒,這就是宣教士的工作。

當我們蒙主呼召,我們是否真的願意放下一切跟隨主呢?蒙恩蒙福是一種恩典,但真正的福是什麼呢?耶穌的每一個門徒都是在苦難中經歷神,看見神的真實和大能。現今世代的苦難已無法與聖經時代相比,我們是否願意為主獻上自己,背起十架呢?

馬太福音16章24-26:
於是耶穌對門徒說:「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。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」
包牧師的故事充滿了堅毅和信念,他的經歷告訴我們,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,只要我們堅持和相信,便能克服困難,迎接更光明的未來。這種精神不僅激勵我們現在的生活,也為下一代樹立了榜樣,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和戰勝自己的挑戰。
復興華人國際事工創辦人 - 永遠榮譽主席包德寧牧師敬上
我的奉獻
網上奉獻:
Paypal www.paypal.me/rcmi
查詢其他奉獻方法,請按以下連結:
支票奉獻:
歡迎把支票寄往最靠近您的復華事工辦事處,請記得註明捐款用途。我們將盡快把收據寄給您。
Comments